一、研究所介绍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植保所”,网址http://www.ippcaas.cn/)创建于1957年8月,是专业从事农作物有害生物研究与防治的国家级公益性科研机构。作为植物保护与植物生物安全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与先锋队,植保所长期致力于解决中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中的公益性、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长期性重大科技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推进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控理论、技术和产品创新及转化应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物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具有重要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植保所现有在编科研人员230余人、博士后130余人、研究生900多人、各类聘用人员近800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级人才30余人,建成18个科技创新团队。拥有国际一流的学科体系和平台条件,建有国家农业生物安全科学中心、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学科群综合实验室等重大平台,以及河北廊坊、内蒙古锡林郭勒、河南新乡、甘肃天水、广西桂林、吉林公主岭、山东长岛、新疆库尔勒、云南江城等9个野外试验站,全面保障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品创制-集成示范全链条科技创新。
植保所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32项。“十四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大批国家级科研任务,在cell、nature、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700余篇,在迁飞性、流行性、暴发性重大农业病虫害防控,外来入侵和检疫性病虫害防控,生物技术产品的环境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病虫害绿色防控投入品创制与智能化应用等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每年为全国提供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近200个,示范推广抗药性治理等防控技术30余套,推广面积超过2亿亩,有效支撑农作物安全生产和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因全球草地贪夜蛾防控上的突出贡献,2024年植保所荣获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成就奖。
二、招聘方向
植物病虫害、农田草害、鼠害、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生物入侵、转基因生态安全等学科方向,以及与现代信息技术、新一代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的交叉融合领域。
三、招聘岗位和应聘条件
(一)基本条件
1、非我院正式在编职工,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热爱农业科研事业,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严谨的学术作风,积极向上的团结协作精神。
2、在本领域取得了重要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包括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在本领域核心刊物发表过有重要影响的论文、或拥有重大发明专利、掌握关键技术等。
(二)招聘岗位
本次招聘设高端人才、四级岗位青年英才、七级岗位青年英才三类岗位。
1、高端人才
(1)申报条件
科研素养深厚,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具有全球视野、前瞻性判断能力、跨学科理解能力,领衔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战略科学家。
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引进后需全职在所工作5年以上。
(2)支持政策
薪酬待遇:待遇丰厚,一事一议,聘期三年。
科研支撑:聘期内提供不低于600万元科研启动费。
平台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置独立创新任务;配备充足的办公、实验用房;配备1-2名工作助手,聘期内每年提供3个研究生招生指标(博士生不少于1名);在人才举荐、博士后招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生活保障:事业编制,解决北京户口;聘期内提供免费人才周转住房或租房补贴(1.0~1.5万元/月);按规定办理家属随迁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和上学等生活问题;享受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公费医疗及住房公积金。
热忱欢迎海内外高端人才加盟我所!除全职引进外,同样支持“柔性引进”模式,支持政策“一事一议”。
2、四级岗位青年英才
(1)申报条件
研究基础扎实,科研成绩突出、发展势头强劲,有志于长期投身“三农”事业,在本领域取得了重要的代表性科研成果。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引进后需全职在所工作5年以上。
国(境)外留学回国人员(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3年及以上的科研工作经历,特别优秀者可破格考虑,放宽到2年)、在站优秀博士后、或在国内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符合北京市落户条件。
(2)支持政策
薪酬待遇:兑现专业技术四级(研究员)工资待遇,聘期三年。
科研支撑:聘期内提供300~600万元科研启动费。
平台条件:聘期内提供3个研究生招生指标(2名硕士生和1名博士生);到岗一年后研究所择优推荐参加院级农科英才评选;在人才举荐、职称晋升、博士后招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配备相应的办公、实验用房。
生活保障:事业编制,解决北京户口;聘期内提供周转住房(免费)或租房补贴0.5~1万元/月;按规定办理家属随迁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和上学等生活问题;享受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公费医疗及住房公积金。
欢迎优秀青年人才依托我单位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以下简称“海外优青项目”)项目,申报条件参见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5371.htm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通知。获得海外优青项目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以四级岗位青年英才予以支持保障。
3、七级岗位青年英才
(1)申报条件
研究基础扎实,科研成绩突出、发展潜力强劲,有志于长期投身“三农”事业,在本领域取得了较好的代表性科研成果。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引进后需全职在所工作5年以上。
国(境)外留学回国人员(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3年及以上的科研工作经历,特别优秀者可破格考虑,放宽到2年)、在站优秀博士后,符合北京市落户条件。
(2)支持政策
薪酬待遇:兑现专业技术七级(副研究员)工资待遇,聘期三年。
科研支撑:属于重点领域(植物保护与信息技术、新一代生物技术等前沿交叉融合领域;杂草学科相关领域)的,聘期内提供50~100万元科研启动费,其他学科方向不提供科研启动费支持。
平台条件:属于重点领域引进的,聘期内提供1名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到岗一年后研究所择优推荐参加院级农科英才评选;在人才举荐、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配备相应的办公、实验用房。
生活保障:事业编制,解决北京户口;可申请研究所周转房;按规定办理家属随迁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和上学等生活问题;享受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公费医疗及住房公积金。
四、招聘程序
1、报名:全年受理报名。应聘人员可于公告之日起,发送报名材料至指定邮箱(ipprsc04@caas.cn)。应聘人员也可与我单位相关创新任务直接联系,相关信息详见以下网址:http://www.ippcaas.cn/cxgc/zbstd/index.htm
2、资格审查:根据招聘岗位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
3、组织招聘:采取同行专家通讯评审和现场答辩综合评议的方式进行。
4、体检与考察:对拟聘人员进行体检和综合考察。
5、公示:体检、考察合格的人员,经研究所集体研究决定确定为拟聘人员,并在所内公示5个工作日。
6、备案:公示期满,对拟聘人员无异议或反映有问题经查实不影响聘用的,报中国农业科学院备案审核,并办理相关聘用手续。
五、应聘材料
1、推荐信:至少两封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推荐信,其中海外引进青年必须有一封在国外最后一位雇主单位的导师提供的推荐信。
2、个人简历:应写明个人教育经历、工作经历、参与科研情况、发表论文情况、获奖及成果情况等
3、身份证明:身份证(护照)、学历(学位)证书、留学回国证明(或海外学历认证)、博士后相关证明、职称证明(证书)、在原单位担任重要岗位职务的证明和其他有关工作经历、资历的证明材料复印件或扫描件。
4、业绩证明: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情况;重要获奖情况证明;专利等知识产权证书及所属权证明;发表论文、著作的目录及相关证明材料;反映应聘人员能力和业绩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或扫描件。
5、应聘工作设想(300-500字左右)
如应聘人员提供虚假材料或信息,或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不予聘用。
六、利澳平台注册开户的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宁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86-10-62815943,62815910
联系邮箱:ipprsc04@caas.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